• <track id="klxmm"></track>

    <span id="klxmm"></span>
    2023年12月01日 星期五
    首頁 > 農機技術 > 正文
    徐州出臺小麥春季管理技術意見
    時間:2023-02-08 來源:徐州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字體大小 打印本頁 打印本頁 關閉本頁 關閉本頁

    去年秋播以來積溫較高、光照較足,有利于適期小麥生長,總體長勢較好。12月中下旬降溫明顯且持續時間長,雖抑制了部分早播小麥旺長,但對晚播小麥的苗情轉化不利,小麥苗情不平衡性較大。當前立春已過,要迅速從過節氛圍轉向春季田管落實和春耕備耕準備,采取有效措施促弱轉壯,恢復生長,夯實夏熟豐收基礎。

    主要表現在:一是小麥群個體總體正常。二是苗情不平衡。徐州全市有旺長趨勢小麥面積約19.5萬畝,主要集中在旱茬早播田塊,莖蘗數偏多,給后期精準施肥帶來了一定難度,倒伏、病害發生風險較大;三類苗面積約66.4萬畝,多為晚播弱苗小苗,干物質積累少,幼穗分化遲,實現足穗、壯稈和大穗難度大。三是凍害隱患較大。全市目前受輕度受凍面積22.1萬畝,近期冷空氣活動較頻繁,春季氣候多變風險大,倒春寒、濕漬害,及低溫寒潮和凍害植傷勢必增加晚播小麥苗情轉化的難度。

    根據當前苗情特點,早春管理要重點抓好以下四個方面:

    1、適當控旺促弱,促平衡生長。對長勢偏旺、莖蘗數偏多的旺長小麥,要在拔節前進行適度鎮壓或適當化控,控旺促壯防倒。對遲播弱小、群體偏少、預期穗數可能不足,或者前期施肥不足、有脫力落黃現象的麥田,可在返青期追施接力(返青)肥,畝施10~15公斤三元高效復合肥(N、P2O5、K2O各15%)。對秸稈還田量大、苗情過弱的可每畝再加施5公斤尿素,盡早促弱轉壯,爭穗爭粒,促進苗情轉化升級。對于生長正常的一、二類苗麥田,小麥越冬期及返青期不宜追施化學肥料。

    2、適時化除,防凍藥害。對前期化除效果差,目前草害達防治指標田塊,要根據草相特點在拔節之前及早選準藥劑、用好藥量進行化學除草,控制雜草危害。早春莖葉處理,要在2月中下旬至3月上中旬,小麥拔節前(拔節后化除不安全,易導致藥害)進行。以禾本科雜草為主的麥田,可選用唑啉草酯·炔草酸、精惡唑禾草靈等藥劑進行防除;以闊葉雜草為主的麥田,可選用氯氟吡氧乙酸、2甲4氯等藥劑進行防除。禁止選用長殘留除草劑,以免造成后茬作物藥害。要密切關注天氣趨勢,注意避開低溫寒流,掌握在施藥前3~5天后5~7天日均氣溫不能低于5~8℃,防止出現凍藥害。

    3、防御倒春寒,及早補救。小麥拔節后尤其是拔長兩節后,遇到氣溫0℃以下霜凍,主莖和大分蘗幼穗就會凍死凍傷。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,低溫寒流來臨前對缺墑麥田及時灌水,可改善土壤墑情,調節近地層小氣候,緩沖地表溫度變幅,減輕凍害發生。在小麥凍害發生后2~3天要及時調查幼穗受凍程度,根據受凍程度迅速增施恢復肥。僅葉片凍害或主莖幼穗凍死率10%左右,不必施肥;莖蘗幼穗凍死率10%~30%的麥田應迅速畝施尿素5公斤左右,每增加10個百分點,畝增施2.5公斤尿素;主莖幼穗凍死率80~100%時,最多畝增施15公斤尿素,爭取小分蘗和高節位分蘗成穗,才能減少產量損失、盡可能獲得正常產量。要注意增施的恢復肥跟正常施用的拔節孕穗肥互不抵消。

    4、及時清溝理墑,防漬于未然。配套溝系是防治漬害,奪取小麥高產穩產的重要保證?!胞溙镆惶诇?,從種管到收”。各地要抓住天氣晴朗,氣溫回溫有利時機,及早清溝理墑,確保排水通暢、雨止田干,切實防止冬春連陰雨天氣造成嚴重漬害。


    聯系我們 | 網站聲明
  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2007-2018 江蘇省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
    主辦:江蘇省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站
    蘇ICP備19001615號-1
    性饥渴寡妇肉乱网站
  • <track id="klxmm"></track>

    <span id="klxmm"><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