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米、大豆苗期害蟲主要有玉米螟、粘蟲、甜菜夜蛾、棉鈴蟲、蠐螬、金針蟲、小地老虎、螻蛄、薊馬、紅蜘蛛等。據近期調查,早播的夏玉米田塊已發現棉鈴蟲、玉米螟、甜菜夜蛾等害蟲危害;沛縣振頻燈下棉鈴蟲單日最高蛾量100多頭,而且近期降雨較少,薊馬、紅蜘蛛危害較為普遍,個別田塊發生較重。為做好夏玉米及大豆玉米復合種植苗期害蟲防治工作,要加強測報,及時掌握蟲情,推廣綠色防控技術,促進農藥減量增效,切實提高防治效果。具體防治意見如下:
1、農業措施。合理輪作;翻耕土地;合理施肥,避免施用未腐熟的廄肥。
2、理化誘控。在成蟲發生期,可使用殺蟲燈、性誘捕器以及食誘劑誘殺玉米螟、甜菜夜蛾、棉鈴蟲成蟲,減少成蟲發生量,控制田間的落卵量。
3、化學防治。玉米可在苗后3-5葉期、害蟲卵孵高峰期選擇噴施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、蘇云金桿菌、短穩桿菌、苦參堿等生物農藥;低齡幼蟲期可選用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、茚蟲威、氯蟲苯甲酰胺、虱螨脲、蟲螨腈等單劑及其復配藥劑噴霧防治。大豆可在苗期用辛硫磷顆粒劑直接撒施,或噴施毒死蜱、溴氰菊酯等藥劑防治地下害蟲。
注意事項:1.施藥時間以傍晚為宜,高溫期間施藥要做好防范措施,以防農藥中毒。2.已施用含煙嘧磺隆或砜嘧磺隆成分除草劑的田塊,嚴禁使用有機磷農藥。3.農藥包裝廢棄物要送回銷售商或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點,不得隨意丟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