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噴桿噴霧機一般分為自走式、牽引式和懸掛式,具有施藥均勻、霧滴漂移少、穿透力強等特點,通過加裝隔離裝置、改造為雙系統噴霧后,可用于復合種植植保作業。因大豆和玉米適用除草劑差別較大,在噴施除草劑時,應優先選用大豆和玉米種植系統相融性劑型,如噻吩磺隆、唑嘧磺草胺、滅草松、精異丙甲草胺、異丙甲草胺、乙草胺、二甲戊靈等同時登記在大豆和玉米上的除草劑,避免產生藥害;作業時,應減少霧滴飄移,不能混噴。
(一)適宜調整改造機具選擇
????????1. 注意寬度匹配。應根據不同復合種植技術模式(行距、壟距、帶寬、帶間距等)選擇噴幅、輪距、輪胎寬度適宜的噴桿噴霧機,避免作業時出現壓苗、壓壟現象。宜選用輪距可調的機具;輪胎與橋腿之間的間隙不宜超過30cm,避免壟行間行駛剮蹭,損壞作物莖葉。
?????????2. 注意高度匹配。應根據不同作業季節的作物植株高度選擇地隙高度、噴桿高度適宜的噴桿噴霧機,避免作業時出現噴霧高度不夠、機具碰苗等問題,宜選用離地間隙達到120 cm以上、噴桿高度50 cm—230 cm之間任意可調的機具。
????????3. 其他匹配要求。應根據不同施藥量需求選擇適宜藥箱容積的機具。為便于實時觀察施藥作業時噴頭與大豆和玉米種植帶對位情況,提升施藥作業準確度,宜選擇噴桿前置的機具。
(二)調整改造實現雙系統植保作業
?????????通過改造藥箱、液泵、藥液管路、噴頭,并加裝隔離防護裝置,形成大豆和玉米兩套噴霧系統,實現復合種植一體化植保作業。
?????????1. 藥箱改造。大豆和玉米適用的藥劑一般不同,藥箱應分設。雙藥箱機具可通過改造實現兩個藥箱隔離分裝不同藥劑。單藥箱機具可增設附加藥箱,并明顯區分;附加藥箱安裝位置應科學合理,充分考慮機具重心問題,確保在藥箱空載、滿載條件下機具重心穩定。增設附加藥箱后,應考慮整機載荷問題。藥箱內部應安裝攪拌裝置,確保箱內藥液均勻;加藥口應分離,如兩個藥箱間隔距離較近,應在加藥口處增設防濺隔離擋板,并在加藥口與藥箱連接處增設導流槽,避免加藥過程中藥液飛濺、混液。
?????????2. 液泵和藥液管路改造。(1)兩套系統的液泵應分設,液泵應采用驅動發動機提供動力,提升行駛速度與施藥量同步性,不能采用加裝獨立動力系統或使用電動機驅動等方式。液泵應具備清洗等功能,避免上次作業藥液殘留造成藥害。(2)液泵改造后,噴霧系統應實現各自獨立控制,可分別控制藥液管路壓力和流量,實現大豆帶和玉米帶不同施藥量一體化作業。(3)藥液管路應分設,采用不同顏色區分,并固定在機具噴桿上;管路接頭應使用快接頭配件連接,不能采用鐵絲、綁帶等方式,提高藥液管路接頭處密封性,避免高壓條件下滴漏藥液。
?????????3. 隔離防護裝置改造。(1)不同作物種植帶間和噴桿噴霧機兩端應加裝隔離防護裝置,避免藥液漂移,造成藥害,可使用輕質塑料板或防水布簾。應統籌考慮作業時行駛路線,隔離防護裝置應設置在大豆、玉米帶間中間位置。如噴桿寬度與種植帶寬度不匹配,兩端噴桿可空置,即作業幅寬可小于噴桿寬度。(2)隔離防護裝置應垂直于地面并與機具行駛方向平行,寬度不小于50cm,高度應基本覆蓋噴桿至地面,隔離防護裝置底端與地面距離不應大于10cm。隔離防護裝置一般采用左右兩側安裝方式,如需在風速超過5m/s(相當于3級風)時噴施除草劑,應采用左、右、后三側安裝方式,后側隔離防護裝置安裝時應考慮作物植株高度及形狀。
????????4. 噴頭體改造。(1)兩套系統的噴頭體應分設,應采用同種型號的噴頭體,選擇3噴頭旋轉式,宜配置防風噴嘴,減少藥液霧滴漂移,避免造成藥害。選擇噴嘴型號時,應考慮藥劑種類、性狀、作物不同生長期和濕度、溫度、風力等氣象條件。(2)噴頭間距應根據噴嘴的噴霧角度確定,如80型噴嘴的噴頭間距為40cm,110型噴嘴的噴頭間距為50cm;在種植帶寬度與噴頭間距不匹配時,可在兩側位置設置側噴頭(半幅噴頭間距);如仍不能匹配,可采取小幅(不超過半幅噴頭間距)重噴方式多設置噴頭??拷綦x防護裝置的噴頭設置應距離合適,空間距離應略大于噴幅,避免大量藥液霧滴噴施在隔離防護裝置上,造成藥液浪費。
?????????5. 其他改造。中后期施藥時,大豆、玉米植株高度差異較大,大豆側應采用噴桿連接吊噴桿方式,保證噴灑大豆植株高度相較于玉米植株高度一致。